《水形》
非白盒子空间当代艺术展
19th Aug. 2018
水形两字是刘潇13号周五在我工作室的白板上写下并提出的,初听两字便让我联想到山水古画中的水波涟涟,风雨潇潇,岸边碎石,有几株蒲草轻轻点动。于是为了这两个美好的字我就啰哩啰嗦地说上一段啦!
童年时的水是夜晚看着星空听堂姐讲落水鬼故事,梳头娘娘在水里慢慢的给溺死者梳头,恐怖而凄美。
少年时的水是家住平江路白蚬桥边,平江河水墨黑如漆,腐臭熏天,配着白墙黑瓦泡桐紫花,魔幻迷离。
青年时的水是骑行阳澄湖,和小姐姐静坐湖水中看暴雨闪电,不觉害怕,还用脚夹起一只大河蚌。
诗意年轻的刘平说他是被戴望舒的丁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骗来的,当初来乍到的他望着那肮脏油腻的胥江水,他之前美好的沧浪之水濯我缨瞬间被击的粉碎。
才气逼人的杨福东披着长发对着我嘟起o形吐出“蘇州”两字,舌头打卷,后音拖长。而他那些脱了精光的姑娘们站在网狮园水边的片片让我并无半点冲动。
古城苏州已没有古意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无趣无味无品,平江路人肉挤搡着臭气熏天,平江河里成天吆喝着莫名其妙的肉麻船歌。
就这样我们的展览空间还是选择在了平江路东北角一条安静弄堂~东板桥巷的一家民宿“平江南”。民宿的北面,政府在把除四害时填过的河道再次开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没有选择传统美术馆白盒子空间展览,换个接地气的商业空间换种思考方式艺术家们觉得很棒,丁喆兄说这样的话我们下次可以去哈雷机车馆做展览,我觉得是个好主意,巨牛逼。
水形源起于无印冲山项目,来自外地和土著的艺术家们对太湖冲山的思考理解表达,在7月15号项目结束后我们8月19日就在平江南开幕。
我喜欢这样轻松自在不装的展览,朋友们来吧,我们一起喝上一杯。
朱亮
2018年8月1日
开策展人
朱亮
开幕时间
2018年8月19日 下午3点半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19日-9月18日
展览地点
苏州东板桥巷9号 平江南民宿
参展作品
名称 :《喆2018C002》
材质 : 布面油画
艺术家: 丁喆
创作年代: 2018
“关于画画,我只是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方法而已,心静如水的过程,波澜不惊地完成。”
名称 :《山海经~藏剑鱼》
材质 :布面丙烯
艺术家: 刘东路
创作年代: 2018年
“并非描绘现实,然现实却过犹不及”
名称 :《时间潮》
材质 : 石头 玻璃 木 聚乙烯等
艺术家: 刘平
创作年代: 2018年
“退潮了,在时间的节拍上,万物回响!它们既返照我们的现实,也审视我们的幻想……”
名称 :《漫妙余音》
材质 : 声音
艺术家: 刘潇
创作年代: 2018年
“当一个声音渐渐地消失在这个宇宙 它能留下多少记忆 漫山 被太湖的水紧紧地拥抱着 紧得透不过气来 将死的村庄发出弱弱的的声响”
名称 :《在苏州种蘑菇》
材质 : 菌丝 原木
艺术家: 向强
创作年代: 2018年
“将文人观赏盆景解构成农田,将艺术家身份变成农夫,将自然环境生发的自然状况变成展厅,这也是这些年我轻艺重农的原因,这样的农夫作品在我的朴园里很多,它们很自然的与大地相处。”
名称 :《向吴门派致敬》
材质 : 纸本水墨
艺术家: 肖毓方
创作年代: 2018年
“向古人致敬!
在这个文化及其深厚的地域,不由得想起吴门文化及其当时的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们,他们在意识上的独立意志,行为上的自由洒脱,艺术表达上的恣意汪洋,创立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基于此,我得应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化遗产表示尊重,但我想一个艺术家只有尊重自己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尊重自己的创作才谈得上尊重古人和尊重传统。”
名称 :《冲山漫山行经记》
材质 : 棉布 木 照片 亚克力
艺术家: 张利军
创作年代: 2018年
“装置作品《冲山漫岛行经记》: 在行为的实施下,“心经刻度” 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到冲山和漫山岛水域,经过冲刷渗透,使“心经” 从形而上的层面涉渡到人置于自然境遇的感念及启示——生命存于“色空”之中的“确在性”意义。”
名称 :《山水》
材质 : 纸本水墨
艺术家: 张志刚
创作年代: 2018年
“山水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万物皆山水。”
名称 :《低吟~太湖》
材质 : 影像
艺术家: 蓝春雷
创作年代: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