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贪念在8月12日被放大》
三伏天洗澡 吹空调 吃冰激凌在现代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换在一百年前遥不可及 虽然唐代人也有空调房 宋代人也吃冰 但那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干的事儿 蒸汽时代走向互联时代的意义就是能把人类变得更懒散 当然 有一种哲思认为 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不断追求享乐的贪念

2019年8月6日 我跟随M70艺术小组来到重庆巴南的听水朴园 一个山坳坳里的石头房子 共同完成一项在地艺术计划 听水朴园靠水而建 水 指的是当地有名的龙浒峡漂流小溪 不宽也不深 但水流湍急声潮澎湃故取名听水 园内石屋建在乱石滩上 整体面貌没有一点现代化 科技化 商业化的气息 我猜这是用朴这个字的意思 那是一个没有空调 没有冰箱 没有洗衣机 没有煤气灶 连自来水都没有的地方 今年才拉了一路电 仅仅够一个灯的照明和几部手机充电

园子的主人 向强 是M70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也是这次在地项目的组织者 他在这里待了三年 用夯土和竹子建干湿分离厕所 用枯木植物等在石滩上铺出菜园 用竹子在田埂搭起纳凉竹榻 我看了他手画的规划设计草图 项目多到我估计要十年才能完成 他一个人搬石头 一个人扛木头 过着比当地农民还要地道的农民生活 向强说要不是干活时受点伤他都会忘了自己还活着 那当地农民呢 我看他们一大早个个大框小框地出门了 我以为都是去干活务农的 向强告诉我他们都是去赶场打麻将的

我们一行8人日出而做艺术 日落而促膝长谈 月光亮得几乎能做所有事情 除了看书 晚上睡在帐篷里听虫叫 白天坐在李子树树荫底下听鸟叫 提着25L的大水桶去打山涧水泡茶 下大暴雨最好 把所有容器都接满雨水 可以喝可以洗 可以省几趟打水的力气 饭点到了砍柴烧土灶 厨余垃圾统一放入定做的大木箱堆肥 当然每一层上面都要铺一层泥土 清晨在河里刷牙洗脸 黄昏去河里洗澡 尽管河水看上去是浑浑的 但抹完肥皂躺在河床上看星星看月亮 那便是一天里最自在最写意的时刻 站起来穿了衣服就可以走 有时站起时身上还会有几只不认识的小生物 没有任何一款高级冲浪按摩浴缸能有那么好用

我在听水朴园享受着较为原始的生存状态 享受着较为原始的快乐 用着较为原始的工具和方法 这些原始的快乐和能力并没有激发我这个个体多少潜能 却真真实实地拉近了我与自然的关系 唯一证明我是现代人的是我会用手机拍照 用录音机录音 用电脑编辑每天的 午饭 对着电脑的十几分钟我能意识到自己来自21世纪的互联时代 补充 听水朴园并无任何网络 现代人不都有热点吗 我有不限量的热点 我是更现代的现代人 来自21世纪无隐私的移动互联时代 各类终端第一时间把我的定位出卖了 电信公司知道我平安到达巴南比我妈妈知道的早得多

8月12日项目结束 当晚我们集体回到黄桷坪 我借宿向强家 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 第二件事就是洗个热水澡 窗外能看见浑浑的长江 我一边用着沐浴露莲蓬头 一边想着抹了肥皂躺在河里看星星看月亮的时候 我的贪念在这一刻被放大 进门的瞬间我想拥有空调 然后拥有热水 然后拥有沐浴露洗发水 再然后洗衣机 烧水壶 外卖 互联网等等 直至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

现代文明教会我们相信科学 相信个体的力量 相信人类赋予宇宙的意义 在巴南的六天经历让我深深地相信大自然的力量 相信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意义 相信人类失去大自然便将什么都不是 即便高科技已经飞出太阳系 即便虚拟世界已将地球编成几张网 即便生物科技已经可以克隆一只羊

我在听水朴园留下了2件装置作品 《向天歌》和《弦月》 这是2件就地取材的响器
文 dickbass
2019年08月31日 于苏







